关于齐默尔曼的《士兵们》之思:潘德莱亚采访康塔尔斯基

tags: Pandelea Kontarsky Zimmermann

伯恩哈德·康塔尔斯基是康塔尔斯基兄弟中的老三,如今是诠释《士兵们》最出色的行家之一。与他的兄弟不同,伯恩哈德很早就决定以指挥家为职业——钢琴二重奏阿方斯和阿洛伊斯·康塔尔斯基擅长演奏20世纪的音乐,多年来一直是世界上最知名、最著名的首演和世界首演乐团之一。伯恩哈德在科隆求学期间曾担任《士兵们》的首演指挥,这是他第一次接触音乐剧。这部歌剧的演出史也是他传记的一部分:从1965年首演至今,几乎没有一部新的作品没有他的参与。

伯恩哈德·康塔尔斯基接受了安卡-莫妮卡·潘德莱亚的采访。


你第一次接触《士兵们》是什么时候?

那应该是1964年的秋天。科隆歌剧院正在为这部作品寻找一名伴奏者,问我是否有兴趣与独唱演员一起排练。当时我还是一名学生,与《士兵们》的相遇也是我与剧院的第一次实际接触。

《士兵们》对器乐演奏者和歌手的要求几乎是非人的。

尤其是歌手。如果考虑到极端的音域、音程跳跃、音区变化和错综复杂的节奏,这些部分并不完全「可唱」。不过,即使是最难唱的部分,歌手最终也会从喉咙中唱出;这是一个训练问题。但真正的困难在于其他方面:你很难清楚地记谱,记谱永远只是一种缩写。当你阅读声乐部分时,你首先看到的是复杂的音乐符号,非常抽象,非常「结构化」。你必须仔细阅读,或者说,你必须正确阅读,才能意识到齐默尔曼创作的是人物、舞台角色;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是「真正的」歌剧角色。音乐不仅无益,反而令人恼火。

据说贝尔恩德·阿洛伊斯·齐默尔曼本人曾经言,《沃采克》的乐谱对器乐演奏家来说比《士兵们》更难。

《沃采克》是否更难演奏还有待观察;在我看来,齐默尔曼的说法更像是一种保护性的说法。《士兵们》一直以来都有「难以演奏」的名声。

《士兵们》是一部两小时的作品,所以时间相对较短。全剧有16位演唱者和10位言唱者(包括6位男高音),外加一个由100人组成的管弦乐队。谁能演出这样的作品?

只有在大型剧院才能真正实现这一目标,前提是你想把它做好;小型剧院无法应对庞大的演员阵容或排练工作。哪家剧院有那么多高水平的男高音,哪家剧院有那么多高水平的女高音,哪家剧院有那么多高水平的男低音?小剧院做不到这一点。此外,这部作品实际上需要一个超大的乐池,而一般剧院都没有。你必须外置一部分管弦乐队,从另一个房间调过来。问题在于乐器的大小,而不是乐手的数量。该剧的管弦乐堪比《萨克雷》或《埃莱克特拉》,此外,《士兵们》还有一个庞大的打击乐声部—包括管钟、马林巴琴、电颤琴——以及键盘乐器——钢琴、大键琴、钢片琴、管风琴——这些乐器占据了巨大的空间。

光是这些乐器就足以填满任何一个普通的管弦乐团的演奏厅。另一方面,乐谱的透明度极高,庞大的配器堪比一个超大型的室内乐团,你可以清楚地听到每一个钢片琴的音符,因此你很难在不遗漏重要部分的情况下减少配器。

斯图加特的空间问题究竟是如何解决的?

我们将「正常」的管弦乐队:弦乐、管乐、竖琴和定音鼓留在管弦乐池中,其他所有乐器:打击乐、键盘乐器、舞台音乐都放在排练台上,在那里演奏。这就需要第二位指挥同时指挥。观众应该会产生一种错觉,以为整体音效来自管弦乐池,这在当今的技术手段下是有可能实现的;只要有一个好的混音台、一名出色的音响工程师和一名负责室内混音的「音响总监」。

歌手们的情况如何?他们在舞台上是否仍然很难听到他们必须从哪个音高开始?

即使在「传统」歌剧中,这也比外行人想象的要困难得多。舞台上的演唱者与观众席上的听众对管弦乐队的听觉感受可能不同;或者换一种说法:观众席上生动、透明的声音,在舞台上的表演者听来就像是来自「阴间」的弥漫、遥远的声音。除了音乐性,这还需要大量的经验和专注力。尽管如此,我有时还是会怀疑他们是如何找到音符的!

在首演排练期间,当整个歌剧团队突然面对这首乐曲时是什么感觉?

费力。钢琴缩写本没有及时准备好,这在首演中并不罕见。前两幕已经完成,第三幕被分成几个小段,第四幕的最后几页在首演前不久才完成,因此几乎没人能预料到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例如,虽然伯爵夫人的角色被列为女中音,但后来逐渐变成了高音部分。管弦乐的材料完成得相对较晚,而且显然是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创作的,因此管弦乐部分的字迹非常模糊,令人遗憾。

顺便提一句,在那个年代,关于新音乐的争论十分激烈,这在今天看来有些不可思议。无论如何,在排练过程中,人们曾多次试图压制这首作品。此外,「该作品无法演奏」的传言也一直在影响着人们;所有这一切都没有让这部作品变得容易。别忘了,当时的科隆歌剧院是一家保留剧目剧院,这种剧院如今已鲜为人知。除了常规剧目外,这意味着要在相对较短的排练时间内制作大量新剧目。

例如,在我们首演后不久,《名歌手》的首演也排定了,因此我们必须在同一时间进行排练。如今,在整个制作期间,一个排练室(包括布景)专门用于一部作品的排练是很常见的,但在1965年,这完全是一种乌托邦式的要求。

现在让我们来谈谈齐默尔曼本人。他是一个非常害羞的人,有着非常抑郁的特征。

害羞?不,他自发、活泼、执着,受过特殊教育,也许「难缠」,但并不害羞。

他的忧郁、抑郁呢?

这并不相互排斥。他曾自诩为「僧侣和狄俄尼索斯」。今天,我们读到的关于齐默尔曼的报道大多描绘了一位伟大作曲家的形象,他隐居山林,深感失望,无人赏识。在我看来,这种简单化的描述似乎是一种陈词滥调,丝毫不能反映齐默尔曼复杂而多层次的个性。

让我们再次回到《士兵们》。您不仅参与了在科隆的世界首演,几年后还参与了在法兰克福的排练。您为斯图加特和维也纳排练并执导了这部作品。您可能是这部复杂乐曲最出色的行家之一。您是否从一开始就对这部歌剧的质量深信不疑?还是只是因为您参与了这部音乐作品,才使您成为齐默尔曼的粉丝?

当你第一次接触这样一部作品时,你会专注于解决技术问题。要让我从一开始就完全信服,并认识到《士兵们》的意义,例如这部作品是本世纪的核心作品——不,这需要一些时间。文本的密度和音乐的质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贝尔恩德·阿洛伊斯·齐默尔曼曾多次探讨哲学问题。该剧也包含了他的部分时间哲学,即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同时性。

齐默尔曼是一位受过高等教育的作曲家,他对17世纪的音乐和20世纪的音乐一样熟悉。他对弗雷斯科巴尔迪、莫扎特、德彪西、布鲁克纳、韦伯恩和斯特拉文斯基的经历和接触构成了他音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引文、拼贴、异质元素的层叠已成为齐默尔曼笔迹的「商标」,这绝非偶然。引用和拼贴不是时髦的元素,而是他乐谱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士兵们》中,它们具有戏剧性的功能。

例如,在第二幕的合唱场景中,三个动作同时发生:玛丽的诱惑、老母亲的场景、斯托尔齐乌斯与信。下面引用了巴赫的合唱曲「是我,我应该赎罪」,这是《马太受难曲》中评论背叛的诗句。齐默尔曼利用巴赫的素材创作了这一场景,而不是识别这段音乐。这可能就是乐谱中注明「合唱应保持动态背景」的原因。

齐默尔曼自己也说过,他对伦茨的作品感兴趣的并不是社会批判,而是「……在这里,在一个典型的环境中……通过命运般的人物和环境……我们随时随地都能见到的人,内心纯真的人,都被毁灭了」。1

他真正感兴趣的是这些素材的永恒性和典范性。哈里·库普弗在斯图加特的作品中找到了令人着迷的图像。

库普弗非常仔细地阅读了乐谱,并从字面上理解了许多内容。

音乐是根据场景创作的,从咖啡馆画面中的声音到看似荒诞的动态指示,只有与歌唱手势、动作和运动联系在一起才有意义。例如:皮尔泽在咖啡馆对「亲爱的同志们」讲话时。每个音节都有不同的动态记号,音乐分析在这里没有任何帮助,但如果您想象一下当时的场景、手势、姿势,想象一下他是如何转向四面八方并试图与周围的人交流的,那么复杂的动态记号就变得合理了。

我们或许应该谈谈《士兵们》中作为一种风格手段的「噪音」,这些反复出现的噪音是乐谱的一部分。齐默尔曼为什么要采用这种手段?它们是真实的另一种形式吗?

它们用于不同的效果。您可能会想到最后一幕的乐队蒙太奇。齐默尔曼心目中的戏剧是一种全面的戏剧,用噪音和具体的声音让听众直接参与其中。乐队蒙太奇:行进的脚步声、多种语言的命令声、引擎声、尖叫声、扬声器中的「主祷文」——这些声音给人的印象是压倒性的,比可能的场景效果要强烈得多,或者换句话说:声音的联想比画面本身更直观。尽管有精确详细的舞台说明,但整个序列更像是一部音乐广播剧,而非戏剧过程。这可能也是最后一幕在舞台上难以实现的原因之一。

今天,在歌剧事业日益沦为帕瓦罗蒂和多明戈崇拜的时代,这样一部脆而不坚、要求苛刻的作品还能生存下去吗?

这取决于你对「歌剧」的理解。如果你认为歌剧是对美妙歌声的赞美,那么你就错了。但如果你将「歌剧」理解为一种复杂的艺术形式,一种最复杂的艺术形式,一种涵盖戏剧和音乐所有领域的艺术形式,那么《士兵们》就是一部经久不衰的剧目。


  1. 致路德维希·施特莱克博士的信,见:沃纳·科诺德:贝尔恩德·阿洛伊斯·齐默尔曼,科隆:杜蒙特,1986年 ↩︎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